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地热分布规律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1、山东省地形地貌特征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本省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400多公里,东西最宽700多公里,总面积153300多平方公里。本省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m,为全省最高点,三角洲地区海拔2~10m,为全省内陆最低处。按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本省可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胶东丘陵区、鲁西南-鲁西北平原区及现代黄河三角洲等。
2、山东省区域构造概况
山东省地处华北板块东南缘,其东部沿海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位上,地壳演化历程复杂,造就了较为复杂的山东地质构造格架。尤其是中、新生代以来,山东表现为剧烈的断块运动和大陆裂谷伸展作用,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因此,具有大陆边缘活动带的构造特征。区域分划性断裂带——沂沭断裂带长期强烈活动及其派生或伴生的构造,奠定了山东特有的构造格局。以该断裂带为界,山东东西部表现出不同的地质构造面貌。
山东区块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均处于同一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内,即华北板块内。自西而东划分为华北坳陷、鲁西地块、胶北地块、胶南造山带。齐河-广饶断裂带及聊城-兰考断裂带为华北坳陷与鲁西地块的分界断裂;沂沭断裂带东部的断裂为鲁西地块与胶北地块、胶南造山带的分界断裂;郝官庄断裂及牟平-即墨断裂带为胶北地块与胶南造山带的分界断裂。
从地热地质背景来看,山东省位于太平洋地热带的太平洋西岸高热流带,该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结合带,又是华北坳陷与鲁中隆起的结合部,构造极为发育,为地热形成及导热、储热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场所。本省有4个不同类型的地热区,及鲁东地热区、沂沭断裂带地热区、鲁中南地热区、鲁西北地热区。
4、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4.1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不同岩性的地层作为热传导介质的差异性较大。山东省地下水热储层主要有碳酸盐岩热储——前古生界大理岩、寒武-奥陶系灰岩及石炭-二叠系灰岩;碎屑岩热储——第三系砂岩及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系、白垩系砂岩;结晶岩热储——岩浆岩和变质岩热储。
4.2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断裂构造,尤其是深大断裂,其破碎带和断裂影响带内岩石较破碎,岩溶裂隙发育,是地下热水的良好通道和空间。山东省经历了多起不同方式的构造运动,特别是进入中生代以来,构造运动表现比较强烈,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方式和同时间不同方式的构造运动,互相影响穿插,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形迹。其中最典型的是沂沭断裂带,由4条主干断裂组成,且均切穿地壳,深达上地幔,成为沟通上地幔热源的通道,在该带上发育著名的临沂汤头温泉。在鲁东低山丘陵区,主要发育NE、NNE向断裂,如金牛山断裂、海阳-青岛断裂、朱吴-店集断裂、牟平-即墨断裂、桃村-东陡山断裂、凤仪店断裂、玲珑断裂、招远-平度断裂、山相家-郝官庄断裂、市美-日照断裂、瓦店-铨园断裂等,该区发育有即墨温泉、威海宝泉汤、招远汤东泉等14处温泉。鲁中南构造区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主要有青州断裂、九山断裂、铜冶店断裂、新泰-垛庄断裂、蒙山断裂、尼山断裂、峄山断裂、曹王墓断裂、孙氏店断裂、嘉祥断裂、巨野断裂等,该区发育有泰安桥沟温泉和沂南新王沟温泉等30处温泉。鲁西北构造区隐伏断裂较发育,主要有沧东断裂、东明断裂、义南断裂、惠民断裂、乐陵断裂、莘县断裂、聊城-兰考断裂等,该区是山东省地热资源很有开发前景的一个区域。
4.3与侵入岩的关系
本省中生代侵入岩最为发育,活动颇为强烈,主要分布在胶北隆起区。大量岩浆从上地幔沿着断裂带侵入到地壳上部,携带大量热量,加之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成为该区温泉热源的主要来源。
4.4与水文地质的关系
鲁西北地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发育,地下水赋存于空隙间,分布广。鲁中南地区发育块状断裂,使各断块凸起及凹陷形成各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其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严格受构造控制。鲁东地区长期隆起,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内。
5、其他
根据分析,山东省地热资源形成条件最好的地区分布在胶东半岛地区的东北部及齐河-广饶断裂以北和聊城-兰考断裂以西的鲁西北地区,形成条件较好的地区分布在齐河-广饶断裂以南、聊城-兰考断裂以东至鲁中隆起接合带以及沂沭断裂带内和鲁中隆起与坳陷结合部位,形成条件一般的地区分布在鲁东的胶莱盆地,形成条件较差的地区分布在胶南隆起、平度地区、汞丹山凸起以及鲁中山区等地。
图1 山东省温泉与构造体系图
上一篇 > 广东省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下一篇 > 江西省地热资源分布规律